奔向海陆丰

2009年07月27日

本报评论员

     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。千百年来,大海里出生、大海里成长的海陆丰人,创造了“自强不息,信义相尚,兼济乡国”的潮汕文化。在继往开来的新时期,勤劳智慧的海陆丰人,再一次迎来经济腾飞的新时代。

    近几年来,在市委书记戎铁文、市长郑雁雄的带领下,全体汕尾人民奋起直追,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。据省统计局核算,汕尾市2009年上半年GDP增长13%,位列全省第二。财政收入增长27.1%,位列全省第一。消费增长23.8%,位列全省第二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%,位列全省第三。合同外资增长3.5%,位列全省第三,实际外资增长5.8%,位列全省第一。居民收入增长16.9%,位列全省第一。农民收入增长12%,位列全省第三。综合8项主要指标名列全省前三,为汕尾历史之最。

    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“千商回汕、百企返陆”的号召下,许多移居海内外地的海陆丰人,群情振奋,热血沸腾,纷纷立志在有生之年,一定要为家乡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。生于斯长于斯的深圳古玩城董事长卓少东先生,一直情怀三农,情系桑梓。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大背景下,卓少东毅然地加入了奔向海陆丰的行列。把投资达5—6亿元,需要20年时间才能收回投资、见到效益的农产批发项目种到了汕尾,种到陆丰,种到了自己的家门口。

    俗话说:无农不稳,无工不富,无商不活,无士不兴。泱泱华夏历来是重视农业的发展,是一个农业大国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,“三农”问题一直是党中央、国务院最关注的问题,也是汕尾市委、政府常抓不懈的工作。为了实现中央推出的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,汕尾市委、政府把加快农村改革步伐、统筹城乡发展、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列为当前工作重点。出台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的政策,并鼓励在外创业的老乡们回故地创业,把改革开放的成果与血脉相连的乡亲们共享。

    因此,根植粤东,依托内地,毗邻港澳台,辐射东南亚的汕尾陆丰内湖农批市场应运而生,是时代的召唤,是发展在要求,更是当地300万农民兄弟们的期盼。

    我们十分庆幸赶上了新一轮农业大发展的大好时机,也非常荣幸结识了许多富有远见卓识的汕尾及陆丰各级党政领导,并结交了一批纯朴敦厚、守信重义的内湖镇头陂村的乡亲们。这一切,为项目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 当年,开国元勋徐向前元帅发出了“奔向海陆丰”的伟大召唤,今天汕尾市委、市政府又做出了“发展海岸经济,崛起蓝色汕尾”的战略部署,我们愿借这个强劲东风,贡献我们的力量。


Top